查看原文
其他

居延新简·建武五年秋祠社稷令

点击上方“甘肃简牍博物馆”关注我们

1974年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木质简牍4枚,编号EPF22:153-156。均长23厘米,宽1-1.2厘米。两道编绳,出土时编绳无存,简散乱,现简册据文书格式和简文内容编排而成。册书内容为东汉建武五年八月戊申(公元29年9月3日)由居延都尉府下发到居延甲渠候官关于做好秋祠社稷活动要求的通告。该简册丰富了我们对汉代河西边塞屯戍生活的认识。

释文:

建武五年八月甲辰朔戊申,張掖居延城司馬武以近秩次行都尉文書事,以居延倉長印封,丞邯告勸農掾褒、史尚,謂官縣以令秋祠社稷。今擇吉日如牒,書到,令丞循行,謹脩治社稷令鮮明。令丞以下當][侍祠者齋戒,務以謹敬鮮絜約省爲故。褒、尚考察不以爲意者輒言,如律令。][八月廿四日丁卯齋。八月廿六日己巳直成,可祠社稷。

图1

建武五年秋祠社稷令

疏解:

该文书是建武五年八月戊申(公元29年9月3日)由张掖郡居延县都尉府下发的。因为张掖居延都尉府的居延城司马武(人名)秩次与都尉接近,故可代行都尉行事。因此武与丞邯一起拟发了一份通知文书,所盖章为“居延仓长印”。

通知要求劝农掾褒(人名)和劝农史尚(人名)务必做好秋祠社稷的循行检查。具体要求是:务必认真整饬社稷之所,色彩要明亮耀眼;参加祠祭的人员要提前沐浴更衣斋戒三天;务必态度谨敬、着装洁静、节俭省用。褒、尚二人在循查过程中,一经发现不按通知要求开展工作,敷衍塞责的人员,即刻上报都尉府,一切依法处理。

通知要求,所有参加祭祀仪式的相关人员需从八月二十四日开始斋戒,八月二十六日正好是建除十二神的“成”神(看来此神与五谷收成有关)值日,正是祭祀社神和谷神的黄道吉日。

图2

汉代谷物

“牍”延伸

问题一:居延边塞为何要举行社稷祭祀活动?

社稷指土地神和谷神,西汉时期从朝廷到地方县乡每年春秋二季都要举行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仪式,以祈求国事平安、五谷丰收。土地和农作物是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存要素,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居延虽然处于西汉国土的西北边境,但汉王朝在那里修筑塞垣、设郡立县、移民实边,利用弱水(今之黑河流域)充沛的水源大力垦荒屯田,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为居延边防提供了稳定而充足的粮食障。所以在居延边塞举行祭祀社稷活动既是祈求边境安宁,更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3

弱水

问题二:简文记载“修治社稷令鲜明”是什么意思?

因为历经两千年的风吹沙刮,当年在弱水河畔坚固的甲渠候官处修筑的社稷之坛早已荡然无存,难觅一丝踪迹。我们这里仅能做一些合理的想象和推测,古人尚“天圆地方”,社为土地神,社坛当为方形,又古人尚五行,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故要求整饬粉刷社坛要五色炫彩,耀眼夺目,即“鲜明”之意。

图4

居延甲渠候官

问题三:汉简里有关于居延边塞社祭活动的记载吗?

有,但不多,仅能据断简残篇稍加分析。居延边塞每年都在在春季和秋季举行两次社祭。举行社祭活动基层官吏从候长到小吏们都要出钱,有一次三月春社祭某部共收了社钱6150,其中候长们交了2400钱,小吏们交了2850钱,还有上交的鸡等小畜值900钱。除了出钱,甚至还要掏钱买葱交社。没有钱的贷款都要交,看来交社钱这是一项强制性要求。

吏卒上交社祭的钱、粮物,个别高级官吏如甲渠候官的最高长官和殄北塞的塞尉也会趁此机会中饱私囊,私吞了官吏们上交的社钱,事发后受到调查。

吏卒所交的社钱诸物除了作祭祀供品外,其他的大概就是用于参加社祭人群吃喝了。《汉书·陈平传》:“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里中社祭时,陈平为宰,负责分肉给参加社祭之人,由于分肉公平,得到大家的称赞。此外,社日这天除了吃喝玩乐,官府也借此对聚集的民众进行教化宣传,要求大家背诵“爰书”“约束”“令”等各项规章制度,熟记于心。

图5

居延烽燧

撰文:肖从礼

审核:朱建军

肖从礼

编辑:赵玉琴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